科润中华 瓴引未来 | 脊柱微创创新论坛暨椎体成形弯角技术研讨沙龙长三角站
2021年6月20日,“科润中华 瓴引未来”脊柱微创创新论坛暨椎体成形弯角技术研讨沙龙长三角站在水乡周庄铂尔曼酒店成功举办。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知名脊柱外科专家齐聚一堂,交流经验、碰撞思想、分享学术。
本次研讨沙龙由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贺石生教授担任会议主持,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张海龙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结合医院杨春雷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赵颖川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龙作林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谢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煜辉教授作专题分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蒋盛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吴玉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孙晓江教授、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黄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赵庆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孟德华教授为现场讨论嘉宾。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贺石生教授为本次会议作开场致辞。贺教授在致辞中展望中国脊柱微创事业的美好前景,对华科润公司举办弯角椎体成型技术交流的重要意义予以高度肯定,并期盼更多高质量学术活动的开展。
华科润总经理马岩先生在会议中诚挚地感谢专家莅临,向现场专家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产品技术,“3+1”赛道以及未来愿景。华科润将以革新骨科微创技术为己任,为骨科医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多优秀的微创手术解决方案,并通过不断创新与整合,将公司打造成为机器人赋能的骨科微创民族企业。
研讨沙龙首先围绕椎体成形弯角技术的理论研究展开交流。张海龙教授针对椎体增强技术的发展进行回顾,分享课题《弯角椎体后凸成形(PCKP)技术理论及操作》,详细讲述弯角椎体成形技术在临床上的注意事项及操作要领;杨春雷教授在《弯角椎体成形(PCVP)技术理论及操作经验分享》主题分享中,对PVP概述及发展、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因分析、改良弯角椎体成形技术(PCVP)等进行重点介绍;赵颖川教授以《椎体成形技术治理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争议与陷阱》为题,介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成因、危害,以及PVP/PKP治疗OVCF的适应症、禁忌症、有效性、争议等内容。
聚焦椎体成形弯角技术的临床运用,龙作林教授以《弯角椎体成形术在复杂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为题,介绍椎体成形术的历史发展、适应症,并列举讨论四个典型病例;谢宁教授围绕《弯角椎体成形术应用及骨水泥分布研究》进行专题分享,以典型病例对比,证明使用弯角椎体成形技术后,骨水泥分布更均匀,椎体受力均衡,有更好的力学稳定和远期疗效;张煜辉教授分享课题《PCVP治疗Kümmell病初步经验》,对运用弯角技术治疗Kümmell病的成效展开论述。
在两个主题章节后的讨论环节中,蒋盛旦教授、吴玉杰教授、孙晓江教授、黄凯教授、赵庆华教授、孟德华教授以及现场与会嘉宾围绕椎体成形并发症的防治、单侧穿刺的技术要点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共同探究弯角椎体成形技术在临床使用的心得。各位专家形成共识:弯角椎体成形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缩短学习曲线,利于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相较于传统器械,对恢复椎体高度、保持脊柱的力学稳定性有很大优势;弯角椎体成形技术适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对于Kümmell病、血管瘤等疾病一样适用。
在本次会议中,华科润公司对弯角椎体成形器械、弯角椎体后凸成形器械、丙烯酸树脂骨水泥等产品进行现场展示以及workshop,产品的创新功能及演示效果让在场嘉宾对华科润公司自主研发的系列产品产生浓厚兴趣,并就产品技术问题与工作人员展开热烈讨论。
华科润公司一直专注于骨科微创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致力于微创技术的学术推广和专业教育。“科润中华 瓴引未来”脊柱微创创新论坛暨椎体成形弯角技术研讨沙龙”系列活动在六月正式启动,首站长三角站的成功举办,为接下来更多区域的沙龙活动奠定了优秀的基础,华科润公司也将再接再厉,将创新的产品和优质的学术推向全国更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