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润中华 瓴引未来 | 脊柱微创创新论坛暨椎体成形弯角技术研讨沙龙华北-河北站成功举办
2021年7月10日,“科润中华 瓴引未来”脊柱微创创新论坛暨椎体成形弯角技术研讨沙龙活动华北-河北站在保定市卓正国际酒店成功举办,来自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的脊柱外科专家和近百位临床医生参与此次学术会议。
本次研讨沙龙由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高文山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李涛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王晓冬教授、保定市第一医院郝建学教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连勇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高文山教授及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王建忠教授分别主持“椎体成形技术的临床研究”、“椎体成形弯角技术的临床应用”、“椎体成形弯角球囊新技术”等三个学术章节;天津医院王涛教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湛金教授、天津市西青医院杨中华教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白晓亮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高飞教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李艳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李永刚教授作专题分享;活动同时邀请到廊坊市人民医院康立星教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付治安教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马战备教授、保定市第一医院李雪波教授、邯郸市骨科医院韩志杰教授为学术讨论嘉宾。
研讨沙龙在高文山教授和华科润总经理马岩先生的精彩致辞中拉开帷幕。高文山教授表示,我国脊柱微创外科技术发展迅猛,他对中国脊柱微创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同时对华润科公司举办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认可,希望学术活动能够常态化开展,让医生共享最新脊柱微创创新成果。
华科润总经理马岩先生在致辞中首先向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诚挚欢迎,从公司发展现状、人才引进、核心产品、“3+1”赛道构建等方面介绍了公司已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表示公司将高度聚焦脊柱外科领域,充分发挥创新辐射带动作用,为更多临床医生提供全方位、高精尖的学术和交流平台,并通过不断创新和整合,全力打造机器人赋能的骨科微创民族企业。
在“椎体成形技术的临床研究”交流讨论章节中,王涛教授详细讲解了PCVP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优势;张湛金教授结合临床实际经验,就椎体成形术的应用进展进行了阐述。王晓冬教授和李涛教授组织相关话题讨论,并总结到作为临床医生,对新技术应保持钻研学习的积极心态,不断提升手术技术。
“椎体成形弯角技术的临床应用”专题章节中,杨中华教授分析了临床中应用治疗腰椎病理性骨折的经验;白晓亮教授通过临床上不同案例对比,提出医生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更适合的手术方案;高飞教授详细讲解了椎体成形术中渗漏病例的治疗;李艳军教授结合实践经验,与现场嘉宾分享了经皮穿刺技术的心得,并做了观点阐述。讨论环节中,郝建学教授与连勇教授从临床实际应用出发,总结了自己对椎体成形弯角技术的见解,对该技术优越的临床使用效果表示高度认可。
在第三章节“椎体成形弯角球囊新技术”中,华科润公司市场及业务发展部赵晓胜先生就椎体成形弯角球囊新技术作产品理论概述;李永刚教授结合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重点阐述在临床中容易被忽视的非典型脊柱压缩骨折及相应治疗方案;高文山教授用手术视频为现场嘉宾直观地演示了弯角后凸成形术。视频中,高教授着重讲解了术前定位、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开腔器械钻取通道的力度、弯角球囊植入后注入造影剂量、如何使用弯角球囊有效撑开椎体并恢复椎体高度以及注入骨水泥量的把控等操作要点及宝贵经验。高文山教授总结到椎体成形弯角球囊这项新技术将极大程度造福患者,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讨论环节中,康立星教授、付治安教授、马战备教授、李雪波教授、韩志杰教授以及现场与会嘉宾结合临床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分别分享典型案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会议现场高朋满座,参会嘉宾积极阐述观点,就现场提问展开解答和激烈讨论,与会者在本次研讨沙龙活动中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在workshop环节,华科润公司员工向在场嘉宾展示了弯角椎体成形器械、弯角后凸成形器械、丙烯酸树脂骨水泥等一系列自主研发产品。工作人员对产品的讲解专业细致,并与参会嘉宾们就技术原理、操作要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本次研讨沙龙活动是“科润中华 瓴引未来”脊柱微创创新论坛暨椎体成形弯角技术研讨沙龙系列活动走进华北的第一站,活动产生了良好的技术和学术推广效果,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为进一步加强弯角椎体成形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华科润将在全国各区域继续大力开展这一学术系列活动。华科润公司将持续专注于骨科微创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致力于微创技术的专业教育和推广工作,不断向机器人赋能的骨科微创平台型企业迈进。